什么是意识形态,什么是意识形态化?
哲学之所以无用,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很多名词让人听不懂。但是科学就不一样。比如:
什么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就是靠电力驱动的汽车。
什么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就是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所组成的化合物。
显然,以上电动汽车和二氧化碳的定义就是让人听得懂的,被人们充分认可的科学定义。
哲学有个很常用的词叫“意识形态”,还有个相近的词叫“意识形态化”,他们的定义,显然就让人看不懂。
百科——意识: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百科——形态:形象词,形式或状态。指事物存在的样貌,或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
根据以上百科“意识”和“形态”的“定义”,我们就应该会得出这样的“意识形态”定义:
意识形态就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的“形式或状态”。
如此的意识形态“定义”显然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让人头大的。
那么,百科又是如何定义“意识形态”的呢?或者说,“百科”之意识形态想表达什么样的词意呢?
百科:意识形态,哲学范畴词汇,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也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
这样的“意识形态”定义,让人看了一定还是——一头雾水。
我们继续看百科关于“意识形态”的后续解释:
中国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最有代表性的是三个:封建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西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最突出的可以举出六个:古希腊罗马时的帝国思想(城邦建立以后)、神学、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世界最有代表性的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意识形态因政体的关系巩固发展并变化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已成为社会主义体制和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政党和政体,尤其是近现代的政党和政体,没有意识形态是不可想象的。其党章、政纲、体制不仅规定了意识形态的性质,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产物。
经过认真揣测“百科”关于“意识形态”之描述,小编认为:意识形态就是指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不同“形态”的道路。要么是社会主义道路,要么是封建主义道路,要么是资本主义道路。
显然,社会主义国家当然要走社会主义(形态的)道路,封建主义国家要走封建主义(形态的)道路,资本主义国家要走资本主义(形态的)道路。
所以,意识形态的定义就是:一个国家或政党对于社会走不同形态道路的不同选择。
但是不得不说,“意识形态”这个名词是很“词不达意”的。
知道了“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化”的定义也就水落石出了,即:
意识形态化就是人们把不属于“道路”之争的议题,扩大为“道路”之争的议题的过程。
比如,在俄乌冲突中,美国拉帮结派,让其他国家选边站,一起来制裁俄罗斯。否则就给你扣个“反民主”的意识形态大帽子。这个过程就是意识形态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