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工发明激光炮,威力惊人命中率高,日企巨资买专利却被拒绝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三旬后的理想
编辑 |三旬后的理想
激光炮这种外形炫酷、威力巨大的高科技武器,一般我们都是在电影里面才能够见到,然而谁也没想到,当我们还沉浸在电影的科幻里面时,却率先被我国制造出来了。
而更让人兴奋的是,造出这个武器的竟是我国的一个高中还没有毕业的民工,他造出的这款武器,不仅威力惊人,而且命中率极高,一旦运用到实战当中,一夕之间就能够摧毁敌方的大型武器。
此消息一经曝出,就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尤其是那些西方国家,而日本的一家企业更是妄图用高价购买激光炮的专利。
可却被民工果断拒绝,并说出一句话让日本人永远死心,那么这台激光炮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电,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能量来源,无论是我们干什么事情,都离不开电,同时我们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来维护电路传输设备的稳定运行。
尤其是对于高压输电部分的线缆,因为经常遭受到风筝、鸟巢、等等一些杂物发导致发生火灾。
所以为了保证电路运输正常以及安全,工人们需要时不时的对电线进行清理,在2017年之前,我们对于电线的杂物清理,一直都是采取人工攀爬的方式,进行高空高压的危险作业。
这种方式对于工人而言存在着巨大的挑战,稍不留意就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根据相关的资料统计,在2020年期间,全国电力安委会企业成员单位就发生了25起的人身伤亡事故。
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电工在高空清理电线上的垃圾而出现的意外,而对于这情况,我们也表示惋惜。
然而在我国广东省的一个牛人,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军事武器的热爱,发明了一款能够用于清理高压电线杂物的激光炮。
而这个牛人就是蔡晓峰,一名广东东莞供电局的一名员工。
自从1996年进入到电网公司以来,如今已经27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他一直在岗位上兢兢业业。
在这二十多年里,蔡晓峰团队负责着从电路设备的建设、维修、测设等各个环节,而说起这个激光炮也是颇有渊源。
蔡晓峰的团队在进行维护工作的时候,对于一些输电线较矮的地方,可以借用车载升降梯,然后进行人工处理。
而对于较高地方的电缆,却只能通过工人攀爬上去一点一点的进行清理。
而且在清理这些异物的时候,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就是将周围电路全部停电,让工人高空作业去处理,但是停电就会造成经济损失。
另一种方法就是“带电作业”,但是这种要求高,成本也高,又是为了取掉一个风筝,需要办票、停电、爬上数十米的高空,这样下来就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我依然记得大概在2010年左右,那时候东莞发展的很快,建设了大量的居民楼和商业街,对于电力方面的需求较大,电网公司不得不加快输电设施的建设。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高压线缆上经常会有风筝、气球、塑料这些杂物,而且极其容易造成短路起火,电力设施的火灾扑灭难度大,并且对消防员和电力工程师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想着能不能采用一种高科技的工具,在地面上就能够把杂物给打下来。”
这是蔡晓峰在进入到电网公司工作多年以来所有的感悟,因此才会让他有了想要发明发激光炮的想法。
在2010年的一天,蔡晓峰在一档军事节目上,看到了一则关于激光炮武器的新闻,于是这让他立马有了灵感。
既然激光炮能够对百米甚至千米之外的物体进行打击,那么为什么不能用来清理高压线上的异物呢?
于是蔡晓峰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同事们,对于这个激光炮的想法,同事们也是众说纷纭。
虽然大部分人都表示赞同他这个想法,如果真的有了激光炮,那么对于他们的工作来讲,将会是一件大好事。
不过也有一部分表示这个想法行不通,因为想要造一个激光炮谈何容易,如果失败了,那么到头来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浪费了一堆资金。
身边的长辈们更是直言嘲讽道:你只不过是一届普通老百姓,还想着造激光大炮,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但是蔡晓峰坚持自己这个想法,于是立即付出行动,从网上买来了大功率的激光笔进行实验。
同时联系激光产业商,但是厂商都一一拒绝了他,不过这并没有让他放弃,他一个个的打电话沟通,在经过与30多家厂商的沟通后。
有一家厂商向她推荐了华中科技大学光学领域的一个专家,当时该校也正在进行的项目与蔡晓峰的“激光炮”有着相似之处。
随后为了让激光运用到高压线路处理障碍,蔡晓峰就带着自己的团队,说干就干,他们翻阅各种资料、上网学习,克服种种困难。
经过六年时间的锲而不舍,“第一代激光炮”的原型机终于诞生了,这款激光炮是由气体激光发射器与一套水冷组成。
只要向放电管里输送电流,让电流撞击放电管中的混合气体分子产生能量,然后从放电管中全反射镜中心的小孔发射出来,从而造成不俗的威力。
为了测试激光炮实际中的威力,蔡晓峰团队拿来了一个气球放在距离激光炮数十米的距离。
然后让一名女同志前来操作,只见激光炮在射到气球上的时候,气球瞬间发生了爆炸。
紧接着又对激光炮的准度进行测试,在同样的位置将气球换成了靶纸,通过肉眼的调整瞄准后,第一炮并没有直接打在靶中心。
不过也没有脱靶,只是打在靶纸的最外圈,这与想象中的命中率相差甚远,毕竟激光武器与其他的武器不同,需要做到指哪到哪才行。
随后蔡晓峰对激光炮进行调整,第二发直接命中了靶心,这让蔡晓峰非常的欣慰,毕竟这可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于是蔡晓峰决定提升难度,他找了一块大红布,用它来代替平常工作中挂在高压电线上的异物。
就在激光炮射在红布上的一瞬间,红布就被切割出了一个大口子,短短二十秒的时间,红布就被撕扯成两半。
对与这样的结果,蔡晓峰非常的满意,于是决定开始真实投入到实际工作测试,蔡晓峰带着激光炮来打工作现场。
此时的高压线上已经悬挂着漂浮物,距离地面有30米左右,蔡晓峰将激光炮搭建好后,立马展开了清理工作。
就在激光炮发射没一会的时间,漂浮物明显发生了变化,但是经过半个小时后,除了最开始被射出的洞外,便再也没有任何的变化。
无奈之下蔡晓峰只好亲自上阵,穿好装备后爬到高压线上将漂浮物给取下。
这次的实战测试让蔡晓峰非常的失望,经过总结他认为,这是因为激光炮的功率不够,于是开始对激光炮进行升级。
不久之后,新一代的激光炮就诞生了,这次的激光炮不仅具有数字化、一体化,而且威力比初代的大大提升。
于是再次来到上次失败的地方,这次高压电线上悬挂着一个白色漂浮物,蔡晓峰在架好激光炮后,经过15分钟的时间,成功的给打了下来。
这让蔡晓峰对自己改装过的激光炮信心大增,于是又来到了一个距离地面50米的高压线处。
这次上面悬挂着一个红色的漂浮物随风飘动,蔡晓峰在准备完成后,打开了激光炮的开关。
显然50米的距离并没有让激光炮的威力缩减,很快就将漂浮物给切割成了两半,但是同时另一件事发生了。
切割后的漂浮物一般挂在了高压线上,并没有飘落下来,对于这一半激光炮无法瞄准进行射击。
尽管被打的千疮百孔,漂浮物始终没有被射下来,最终还是被风给吹了下来。
这让蔡晓峰意识到,在超过一定的距离后,人眼很难去瞄准物体,于是他再次对激光炮进行了改进。
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对激光炮安装了瞄准系统,这次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先是进行了实验。
拿来了五种粗细不等的绳子,最终一种则是非常细的鱼线。
有了瞄准系统的辅助,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成功的将这种五种绳子全部给切断开。
为了洗刷前两次失败的屈辱,工人们在一座220伏的高压铁塔上发现了一个随风飘动的风筝。
这座高压铁塔大约高60米,而风筝则是在50多米的位置,在确定好射击位置后,蔡晓峰对准风筝按下了开关。
有了瞄准系统的加持,仅仅两分钟的时间,就将风筝给打了下来。
为了更好的将激光炮的性能给展示出来,蔡晓峰决定来一场“人机大战”,分别将15个漂浮物给绑在两处高压线上。
然后利用激光炮跟人工清理进行比赛,哪边的用时时间段哪边获胜。
经过激烈的比试,即便是作业熟练地工人,最终还是败给了激光炮,仅仅21分钟的时间,激光炮就将15个漂浮物全部打了下来,而工人还有两个未处理。
现如今,蔡晓峰的激光炮已经升级到了“第四代”,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智能自动瞄准清理高压线的异物。
对于蔡晓峰的这项发明,很快就吸引来了巨大的轰动,国人们纷纷为蔡晓峰大大的点赞,他的激光炮无疑是对电工们的生命安全进行了保障。
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外企垂涎,更是有一家日企出高价想要购买收购他的技术,但是都一一被蔡晓峰拒绝。
蔡晓峰认为,首先自己是中国人,就算将技术交出去,也应该交给自己的国家。
其次,这项技术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的背后还有整个团队。
为了表彰蔡晓峰做出的贡献,东莞电力公司将其评为了“年度劳动模范”,不仅如此,公司还出资让蔡晓峰继续进行激光炮的升级研究。
蔡晓峰激光炮的问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为我国研究激光武器提供了重要的帮助,这也难怪为什么外企纷纷都想要收购他的技术。
像蔡晓峰这样的人才,我们国家还有着很多,对于他们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国家想要进步与国民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