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伊朗之间,究竟什么仇什么怨?

美国与伊朗之间,究竟什么仇什么怨?

当地时间1月3日凌晨,美国空袭伊拉克并击杀伊朗“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中东局势生变。伊朗随之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并于1月8日,发射导弹袭击美国驻伊拉克军事基地。目前伊朗已发动第二轮火箭弹袭击,并声称若美国报复,革命卫队将袭击美国本土。

伊朗高级军事将领苏莱曼尼

美伊之间的新闻动态占据热搜榜

众所周知,美国和伊朗关系向来不睦,有关两国可能爆发战争的传闻也是屡见不鲜。但在历史上,美伊两国不仅有过友好交往,甚至一度是非常亲密的盟友。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两个曾经称兄道弟的国家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篇溯源君的旧文,捋一捋美国和伊朗之间,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

1 一个关键事件:二战

伊朗是一个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文明古国,美国则是美洲大陆上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当强大的波斯帝国在伊朗高原上崛起时,“美国”尚处于数千万头北美野牛的统治之下。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这两片相隔万里的土地处于一种“风牛马不相及”的状态。

从美国首都华盛顿到伊朗首都德黑兰,直线距离整整一万公里

19世纪初,美国的传教士和商人开始进入伊朗(波斯)地区活动,这两个彼此陌生的国家才有了直接联系。1856年,美国与伊朗签署了友好通商条约,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近代的伊朗,国力衰弱,内忧外患,处于世界头号殖民帝国英国与北方强邻俄国这两大势力的支配之下,国家的独立名存实亡。

近代恺加王朝统治下的伊朗十分黑暗,其宫廷艺术品却华丽新颖。右上角为恺加王朝最著名的君主:纳西尔·艾德丁

伊朗当局一直希望通过引入第三国势力对英、俄两国形成抗衡,美国是他们心目中的理想选择之一。无奈当时美国的综合实力尚不够强大,对中东地区的影响着实有限。

随着二战的爆发,这一局面发生了变化。

战争初期,伊朗政府名义上宣布中立,私下里却与纳粹德国暗通款曲。苏德战争爆发后,为防止伊朗政府彻底倒向德国,打通从波斯湾向苏联运输援助物资的通道,英、苏两国于1941年8月共同出兵对伊朗实施了占领。

1942年9月,美国在征得英国的同意后,以保护交通线和改善军用物资运输为由,向伊朗派遣了3万名士兵,形成了美、英、苏共同占领伊朗的局面。美国从此成为伊朗局势的主要参与者。

美英苏三国占领伊朗后,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德黑兰举行会晤

2 毫不犹豫地倒向美国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逐渐从合作走向对抗。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且与苏联接壤的伊朗自然成为冷战的最前沿,美苏两国都希望获得对伊朗的控制权。

伊朗是里海和波斯湾两大世界级油田之间的桥梁,控制海湾咽喉霍尔木兹海峡。伊朗是中亚通往印度洋重要通道,对于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也有重要意义。

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伊朗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倒向了美国。

伊朗和苏联(俄国)有着长期的历史积怨。俄国先是通过19世纪初的两次俄伊战争,从伊朗夺走了包括高加索地区在内的大片领土。后又于1907年与英国签订协议,将整个伊朗北部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二战结束后,苏联不仅拒绝与英美两国一起从伊朗撤军,而且策动伊朗北部的少数民族独立,企图进一步分裂伊朗。

1907年英俄签订条约,划分各自在伊朗的势力范围

而美国远在万里之外,对伊朗没有领土野心,历史上也未有过侵略伊朗的行径。

美国曾在巴黎和会、德黑兰会议等多个场合,表达维护伊朗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的立场,深得伊朗民众的好感。尤其是二战结束之后,正是美国的强烈反对,才迫使苏联从伊朗北部撤军,维护了伊朗的主权完整。

因此,伊朗政府对苏联人可谓深恶痛绝,对美国人则称得上感恩戴德。伊朗希望通过引入美国的势力,抵消苏联和英国在伊朗的影响。美国则希望通过加强美伊关系,将伊朗建设成为遏制苏联扩张的前沿阵地。

两国政府一拍即合,双边关系迅速升温。

3 史无前例的“蜜月期”

地处波斯湾北岸的伊朗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

1945年伊朗的石油生产量超过了其他海湾国家的总和,但伊朗的石油开发权一直被英国人掌控的英伊石油公司垄断,大部分的石油收益都流入了英国人的口袋。

英伊石油公司在伊朗的员工

1951年,左翼政党“民族阵线”领袖摩萨台当选伊朗首相。他立即发起石油国有化运动,对英伊石油公司实施强制接管。

英国政府十分震怒,在海湾地区集结重兵准备进攻伊朗,并在国际市场上抵制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经济遭受重创,国内局势持续动荡。

穆罕默德·摩萨台

美国政府起初在英伊石油争端中保持中立。但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后,认为伊朗形势的持续恶化和国内反西方势力的兴起,将可能导致伊朗在政治上倒向苏联,从而对美国的全球战略造成致命打击。

为了维护西方阵营在伊朗的影响力,美国决定推翻伊朗摩萨台政府。1953年8月,在美国政府的精心策划和直接参与下,伊朗保守势力发动政变,逮捕了民选首相摩萨台,亲西方的巴列维国王全面掌握了国家大权。

巴列维国王与家人

从1953年到1979年,美伊两国关系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蜜月”阶段。

在政治上,伊朗成为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双柱”之一(另一个为沙特),帮助美国阻止苏联势力南下染指波斯湾。美国则在国际舞台上处处维护伊朗的利益,在海湾国家间的争端中秉持偏袒伊朗的立场。

在经济上,美国为伊朗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伊朗恢复和发展生产,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伊朗则源源不断地为美国提供石油供应,允许美国持有和英国相等的石油开采份额。

在军事上,美国与伊朗签订了双边防御协定,承诺给予伊朗安全保障。美国向伊朗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F-14战斗机刚在美军中服役不久便出售给了伊朗。美国派出大量军事顾问为伊朗军队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其在伊朗的军事人员一度高达2.4万人。

伊朗是除美国外,唯一装备F14重型战斗机的国家

在意识形态上,伊朗政府坚定跟随美国反共、反苏,大力倡导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巴列维国王的第一任王妃:埃及公主茀丝亚及巴列维王朝时期的女性

在美国的帮助和支持下,伊朗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建立了一支海湾地区最强大的军队,在美国领导下担负起“中东宪兵”的角色。

当时,美伊两国领导人互动频繁,在各种场合高调秀恩爱,四处宣扬美伊“特殊关系”,似乎两国间的蜜月期将永远持续下去。

4 破裂:逃离德黑兰

万事有因必有果。

1953年政变对美伊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以巴列维国王为首的势力是依靠美国的支持掌握了权力,自然竭力发展对美友好关系。

但另一方面,美国推翻了一个民选政府,扶植了一个独裁政权,失去了长期以来在伊朗民众心中建立的美好形象,种下了日后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种子。

巴列维国王好大喜功,挥霍无度,对外实行扩张,对内散播恐怖。在他的统治下,伊朗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矛盾越发尖锐。

尤其是他在美国的要求下,推动的一系列西化改革(即“白色革命”),引发了传统什叶派教士势力的强烈不满。著名宗教领袖霍梅尼便因批评国王的政策而遭到流放。不少民众认为,国王对美国的依赖正在使整个伊朗社会腐烂。

1978年,伊朗多地爆发反对国王的大规模抗议活动,随即演变为暴力革命。

1979年初,巴列维国王流亡海外,延续了2500年的君主政体随之瓦解。霍梅尼回到伊朗掌握政权,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这一事件史称“伊斯兰革命”。

1979年初,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霍梅尼回国

伊斯兰革命的爆发虽然对处于蜜月期的美伊关系造成了沉重打击,但两国外交并未就此破裂。

美国对失去这位有着30多年密切交往的盟友感到难以接受,曾经试图与伊朗新政权建立良好关系。因此伊朗政权更迭后,美国外交人员仍在留在驻伊使馆内工作。然而,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两国关系彻底堕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1979年10月,美国总统卡特决定允许被赶下台的巴列维国王到美国治病。此举引发伊朗国内的强烈愤怒,人们甚至怀疑美国人有可能像1953年那样再次策划一次政变。

11月4日,大批伊朗青年学生聚集在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前举行抗议。学生们在愤怒的情绪中冲进使馆,扣押了66名美国公民作为人质,要挟美国政府遣返巴列维国王,并保证不再干涉伊朗内部事务。霍梅尼对学生们的举动表示支持,引发了著名的“伊朗人质危机”

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逃离德黑兰》的故事就取材自伊朗人质危机

危机发生后,美国迅速做出一系列反应。包括对伊朗石油实施禁运,冻结伊朗政府在美国的资产,驱逐在美国生活的伊朗留学生。1980年4月7日,美国宣布与伊朗断交,并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美伊关系彻底决裂。

这一年是美国的大选之年。为了尽快营救被困人质,增加谋求连任的政治资本,卡特总统命令美军最精锐的三角洲特种部队潜入伊朗,实施代号为“鹰爪”的救援行动。

然而天不遂人愿,美军乘坐飞机潜入伊朗境内后遭遇强沙尘暴天气。两架飞机因相撞而坠毁,8名美军士兵死亡,营救行动沦为一场政治灾难。伊朗民众拖着美军尸体在德黑兰游行的画面,成为一代美国人噩梦般的记忆。

“鹰爪行动”中坠毁的美军飞机残骸

随着巴列维国王的病逝和两伊战争的爆发,伊朗政府开始改变强硬立场,同意与美国谈判解决人质危机。

1981年1月20日,在美国新任总统里根宣誓就职的当天,伊朗释放了所有扣押的美国人质。美国也随即撤消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历时444天的伊朗人质危机解除,但两国之间就此结下的仇恨却再也难以解除了。

5 敌对:伊朗核问题

伊斯兰革命之后,美伊两国在多个领域均存在重大对立。

比如,伊朗是一个由什叶派穆斯林领导的政教合一的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不但与美国格格不入,与沙特等美国的逊尼派盟友也水火不容。伊朗严重仇视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和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攻击,美国则坚决捍卫以色列的利益。

美国为维护全球霸权和石油安全,把海湾地区视为必须牢牢掌控的战略要害。伊朗则视美国为远道而来的侵略者、策划中东乱局的某后黑手,希望依据伊斯兰教义建立海湾地区新秩序。

这些现实矛盾再加上“1953年政变”和“人质危机”等仇恨记忆,导致美伊两国在1979年之后,几乎一直处于不同程度的敌对状态。

两伊战争期间,美国名义上保持中立,暗中通过提供军事情报、经济援助、武器弹药,大力支持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听着是不是很魔幻?)

两伊战争中被击毁的油轮

1984年,美国宣布将伊朗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重启对伊朗的经济制裁。

1987年,美国以保护波斯湾的油轮免受伊朗袭击为由,发起多项军事行动,打击伊朗的海上军事目标和石油平台。期间美国海军击落了一家伊朗航空的A300客机,290名无辜乘客遇难。

1993年,克林顿政府提出“双重遏制”战略,即同时反击伊朗、伊拉克对美国的威胁,对伊朗实施更全面、更严厉的制裁。

2002年,布什政府宣布将伊朗与朝鲜、伊拉克一起列为“邪恶轴心”。

进入21世纪,美伊冲突又多了一个新的焦点:伊朗核问题。

伊朗究竟是否有计划制造核武器,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不过在美国人看来,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伊核问题的出现给美国制裁伊朗提供了绝佳的道德优势。

伊朗首座核电站:布什尔核电站

一次次的冲突、一次次的制裁,让美伊两国的仇恨越积越深、隔阂越来越大,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新仇旧账总有一起算的那天。

难道曾经把酒言欢的两国就没有任何冰释前嫌的可能了?

6 转折:一份协议达成后

2009年,奥巴马就任总统后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他意识到,伊朗是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在短期内无法实现伊朗政权更迭的情况下,无论是推动巴以和平进程、打击恐怖主义,还是做好阿富汗、伊拉克的善后工作,美国都必须与伊朗实现某种程度的合作。

当年4月,美国宣布无条件地全面参与伊核问题六国(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加德国)与伊朗的会谈。

6月,奥巴马在开罗发表对伊斯兰世界的演讲。不仅公开承认了美国政府在“1953年政变”中扮演的角色,并且表示伊朗在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前提下,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随后奥巴马还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建议两国进行接触与对话。

奥巴马访问埃及期间,发表对伊斯兰世界的演讲,美伊关系出现转折

美伊两国关系在破裂了整整三十年后,终于出现了改善的迹象!

2015年7月14日,经过长达六年的马拉松式谈判,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在维也纳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

协议规定伊朗在国际社会监督下,严格限制铀浓缩活动。作为回报,美国、欧盟和安理会将解除对伊朗的制裁。

《协议》的签署不仅为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美伊两国关系发展扫除了最大障碍。

与会各国代表在《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上的签名

在德黑兰的街头,伊朗民众兴奋地鸣响汽车喇叭,跳起欢快的舞蹈,庆祝《协议》的达成。在伊朗的社交网络上,各种相关评论不断刷屏,大家纷纷表示“噩梦终于要结束了”,“以前被人掐住了脖子,现在终于能呼吸了”。

国际社会纷纷表达对《协议》的高度肯定。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伊朗与各方的关系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切看上去都充满了希望,直到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

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文化溯源

相关推荐

​抖音上的时钟屏保,被我改造完用来表白

​抖音上的时钟屏保,被我改造完用来表白

197

抖音上的时钟屏保,被我改造完用来表白 作者:爱编程的小和尚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Newbie___/article/details/105378852 抖音上很火的时钟屏保,被我改造完后用来准备准备准备表白,...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摘要)

162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2020年由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定。 第十三条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

​蓝妮:民国最高调“小三”的传奇

​蓝妮:民国最高调“小三”的传奇

134

蓝妮:民国最高调“小三”的传奇 民国女子美的太多,有才的太多,身世凄惨的太多,在乱世之际挣扎着谋爱谋生。而她,出生没落贵族,是名门之后,貌美才佳,却常被人忘记,可能...

​关于赛亚人,你不知道的15件事!

​关于赛亚人,你不知道的15件事!

163

关于赛亚人,你不知道的15件事! 关于赛亚人,你不知道的15件事! 来自Planet Vegeta的骄傲的战士种族,赛亚人只是为了权力和破坏而贪恋。他们变得如此强大,甚至伟大的弗里扎勋爵也...

​韩孝周-韩国女演员

​韩孝周-韩国女演员

193

韩孝周-韩国女演员 海量高清热图 #春日暖心语录# 韩孝周(Han HyoJoo),1987年2月22日出生于韩国忠清北道清州市,毕业于韩国东国大学,韩国女演员。 2005年6月,参演情景喜剧《Nonstop...

​内蒙古包头以北草原自驾游攻略(一)

​内蒙古包头以北草原自驾游攻略(一)

173

内蒙古包头以北草原自驾游攻略(一) 本攻略制作者——慢游中华 有同样爱好自驾旅游的朋友欢迎交流,所有地址直接导航即可。 成吉思汗 路线 巴音博格达敖包 以上图片位置在去往...

​曹雪芹原本构思的黛玉之死是怎么样的?

​曹雪芹原本构思的黛玉之死是怎么样的?

197

曹雪芹原本构思的黛玉之死是怎么样的? 《结局真相:马瑞芳细说后四十回》,马瑞芳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1月。 黛玉之死是九十六到九十八回描写的内容:王熙凤建议“金玉...

​隋朝皇泰帝杨侗的悲剧人生

​隋朝皇泰帝杨侗的悲剧人生

160

隋朝皇泰帝杨侗的悲剧人生 隋皇泰帝杨侗(dòng)(604年-619年),字仁谨,弘农华阴(今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人。隋朝末代皇帝,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次子,母为刘良...

​裸照丑闻后刘嘉玲如何重生?

​裸照丑闻后刘嘉玲如何重生?

63

裸照丑闻后刘嘉玲如何重生? 令人震惊的秘密 2002年10月30日是刘嘉玲一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一大早,《东周刊》就开始销售当天的杂志。该杂志的封面是女明星的裸照,标题是《娱乐...

​走进遂川中学

170

走进遂川中学 原创: 清莲 走进遂中 谢进 江西省遂川中学,前身是乾隆十九年建立的五峰书院,1938年秋由留日学子徐苏中主持正式建立。八十一年的风霜雨露,八十一年的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