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查第格,做人生赢家
1717年,伏尔泰因写诗影射宫廷,在巴士底狱被关押了11个月。在狱中,他完成了剧本《俄狄浦斯王》,首次使用了“伏尔泰”的笔名,这是法国南部一座城堡的名字。
1734年,伏尔泰发表了《哲学通信》,巴黎法院要抓他,他逃到西雷庄园隐居15年。在这里,他完成了大量著作,包括这部《查第格》。
《查第格》完成于1747年,是伏尔泰的首部哲理小说,它通过主人公查第格的曲折经历,以一个个充满智慧和幽默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世界的荒诞。
在巴比伦的,有一个名叫查第格的年轻人,他集人类无数美德于一身。
作者这样形容他:“天生的品性优良,又经过教育培养。虽则年少多金,倒能清心寡欲。他毫无嗜好,既不愿永远自以为是,也肯体谅人类的弱点。”
这还不算,查第格非常聪明,博学多才,极具智慧,远近闻名。“当时人所知道的自然界的物理,他无有不知;他也通晓古往今来的人所知道的玄学。”
这样的人,在中国,就算不被称为“圣人”,也绝对是一位贤者。但是这还不够,我们的查第格“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武力值爆表。
自打我们识字起,孟子就教导我们:“天将降大通过主人公查第格的曲折经历,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世界的荒诞。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要想取得真经,必先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从本书第一个故事起,查第格就要开始经受苦难了。伏尔泰给查第格安排的磨难可都是“历劫”级别的。
首先是未婚妻的背叛,查第格为她打架,伤了一只眼睛,等他伤好了,她却嫁给了仇人。接着是妻子的不忠,她为了治朋友的胸痛,要去割查第格的鼻子。
为女人所伤的查第格离开城市,真正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一个人太博学有时真危险”,查第格凭借智慧,为国王找到了溜走的马,却险些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有一个逃犯经过他窗外,他向外看了一眼,被罚了五百两黄金。
他被人诬告违反了禁食葛里凤的禁令,险些被处死。
他写了一首诗歌颂国王,被小人看到,又被诬告,再一次差点被杀。
好运来了,这时候宰相去世了,国王任命查第格做了宰相。查第格“奇妙的天才与慈悲的心肠”让全国上下人人佩服,但是命运无常,祸福相依,王后喜欢上了他,国王震怒,要杀他。他只好连夜逃往埃及。
开启了逃亡模式的查第格此后更是厄运连连。在路上他救了一个挨打的女人,女人却不领情。查第格成了奴隶,由于过人的学识,帮主人解决了好多难题,逐渐被主人敬为上宾。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否极泰来。又经过许多曲折,查第格最后终于成为人生赢家,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成为了巴比伦的王。
查第格是一个智慧和勇敢的化身,有着宽恕、仁慈等各种崇高的美德。他经历了许多磨难,却始终保持着对人类的善良和关爱。
伏尔泰通过查第格的经历,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人性的善恶以及社会的荒诞。他以丰富的哲理和寓意,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和社会的本质。
本书作为一部哲理小说,处处透着哲人的智慧。查第格在旅行中,遇到一位隐士,他们结伴而行。隐士一路上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位富商热情款待他们,隐士却偷走了他的东西。一位吝啬鬼对他们很小气,隐士却给了他好多馈赠。一位哲学家招待他们,相谈甚欢,临走隐士却把他家的房子放火烧了。一位寡妇尽其所有招待他们,隐士却把她的侄子扔到河里淹死了。查第格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隐士现出原形,却是一位天使。色相庄严,通体放光。天使告诉他这样做的缘由,让人叹服。
书中描述了很多小故事,透着许多人生哲理,不仅令人深思,也让人感受到了伏尔泰作为一位哲学家和文化巨匠的独特魅力。
说一个人没有思想没有深度,伏尔泰说:“喜欢把长得最漂亮的青年当作最有思想最有德行的人”,这话放诸四海而皆准。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以看作是伏尔泰对于读书的诠释:“上帝在我们眼前摆着部大书,能够读这部大书的哲学家才是天下最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