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战役中的刘振华:让战士用枪托划船,两个决断保存加强团
1950年初,为了解放海南岛,第15兵团采用了偷渡作战和总攻相结合的战术,简单来说,先利用“伯陵防线”的几处漏洞,先偷渡过去几股小部队,配合琼崖纵队,袭扰,破坏海南岛守将薛岳的部署,待时机成熟后,大兵团渡海作战,而先期抵达的小股部队则配合之。这个战术,无疑是高明的,符合当时的战况的。因此,15兵团,先后派了多股营团级的,进行了偷渡作战。
3月5日,韩先楚的40军352团1营偷渡成功,3月10日,李作鹏的43军383团1营偷渡成功。接着,40军119师356团奇袭涠洲岛,切断海南岛守军退路。这些行动,无疑给了薛岳当头一棒。
邓华、韩先楚、冯白驹等人合影
3月11日,15兵团司令员邓华考虑两个先锋营虽然登陆成功,但还是没有完全达到战略要求,于是,决定两个军再各派一个加强团进行偷渡作战,如果成功,那么,先期抵达海南岛的两个加强营,加上后面的两个加强团,就相当于一个师的兵力,再算上琼崖纵队,那么力量就非常可观了。
韩先楚得到邓华指令后,立即行动起来,由352团(缺1营),353团2营和临时组建的炮兵大队编成加强团,并任命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为指挥。刘振华是个文武双全的抗战老兵,曾获得过“能打仗的政工干部”的称号,同时,也是韩先楚最为信任的爱将之一。
刘振华(1988年授上将)
3月26日7月30分,这个先锋加强团乘坐77艘木帆船和4艘机帆船从徐闻县三处地点出发,2991名官兵斗志昂扬,脸上洋溢着一股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出发前,韩先楚等40军首长为他们送行,韩先楚高喊:“我预祝你们马到成功,取得更大的胜利。”战士们齐声回答:“请首长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然而,大海的情况变化莫测,危机重重,给刘振华和先锋加强团带来了挑战,船队大约行使了4个小时,海风停了,而且短时间内不会有风,这对木船来说是个巨大的困难,虽然,各船在出发前,都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撸和桨,然而,人工摇撸,无论是效率还是速度哪能比得上风。
该怎么办?有人提议,失去了风的作用,偷渡作战就难办了,索性掉头返航。刘振华不同意,很简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一方面向韩先楚汇报了停风的情况,表示船队摇撸前进,一方面让战士们将篷帆降下,并用枪托、铁锹等任何能划水的东西都用上,大家一起划水,提高船速。战士们干劲十足,咬紧牙关,拼命划船。
解放军战士和木帆船
到了午夜,大海又带来了另外两个难题——起雾和水流改变。因为看不到,以及水流改变,整个船队的队形都乱了,更严重的是的是偏航问题。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天气因素,刘振华也无能为力,只得用报话机与各营取得联系,船队尽可能靠拢。
3月17日清晨,352团团长邹平光和船工发现了陆地,然而,这片陆地并不是他们的预定登陆点——临高角,而是驻有国民党重兵的澄迈县。刘振华立即问船工,这里距离临高角的距离。船工回答25公里,需要3个多小时才能到。
这样,一道选择题摆在了刘振华面前,如果在澄迈县强行登陆,登陆部队不清楚这里的敌情,一场艰苦的血战不可避免,如果奔向临高角,那么有琼崖纵队等接应,损失会相对少一些,不过,现在已是天明,船队在大海上航行3小时,很容易被国民党军舰发现,那损失就更无可估量了。
刘振华与战友们商量后,决定在澄迈县就地登陆,恰巧此时,临高角方向传来枪炮声,刘振华意识到,来接应自己的部队已与国民党军交上火了,为了给临高角的兄弟部队减轻压力,他下令加强团快速登陆。
解放海南岛剧照
登陆作战发起后,双方立即展开了激战,刘振华迅速下令占领滩头阵地,占领滩头阵地后,有人提议,应该马上放弃滩头阵地,向纵深发展。这时,刘振华又面临选择,是扩大滩头阵地,还是向纵深挺进。如果向纵深挺进,那么可以减少伤亡,但部队是分散登陆,如果马上转移,兵力就行不成拳头,无法支援后面的总攻。最终,刘振华决定扩大阵地,收拢兵力,很简单,从大局出发。
经过几个小时激战,刘振华收拢了能收拢的部队,并击溃了国民党守军2次进攻,到了黄昏,他开始考虑向敌纵深发展,随军同时行动的琼崖纵队副司令员马白山提议向文生村发展,因为这个村距离滩头比较近,又有群众基础。刘振华同意了,于是,战友们在掩埋了牺牲战友的遗体后,开始转移。
然而,整个转移过程并不容易,主要有三个问题,食物与水,敌人追击,伤员。但刘振华和战友们硬是克服了所有困难,于当夜进入文生村,并构筑了防御工事。薛岳得知后,连忙将临高角的军队调了过来,将文生村团团围住。
加强团和琼崖纵队汇合
第二天,战斗打响,由于刘振华事先部署好了,所以国民党军没有占得一丝便宜,3营8连还抓到一个俘虏,从俘虏口中得知,国民党军两个团将在29日大举进攻。这样,先锋加强团就必须撤退。为了安全撤退,保存实力,刘振华想了个办法,突围时,采用隐蔽穿插战术,能用刺刀,就不用枪,也不抓俘虏,同时,每人左臂上绑一条白毛巾,口号是,问-海北,答-海南。突围方向为村东北。此外,他还安排了伤员,将他们转移到村外的丛林中隐藏起来。
黄昏后,刘振华率领部队开始突围,经过激战,于第二天到达官田村一带,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摆脱了敌军,战士们又碰到了一个新的敌人——瘴气病。这是一种传染病,患者又痛又痒,又是打哆嗦,又是全身滚烫。好在官田村已经是琼崖纵队根据地边缘,周围可能有琼纵的医院,在与游击队联系上后,患病和受伤的战士们得到了救治。之后,加强团主力抵达五指山根据地。
琼崖纵队女兵
随着40军和43军的两个加强团偷渡到海南岛,海南岛上的正规解放军部队已经达到了1个师,为后来的40军总共埋下了坚实的基础。刘振华因此名声大振。1988年,人民解放军第二次授军衔时,刘振华被授予了上将军衔。